为了完成降本指标,采购经理要求将一些进口产品国产化,其中的一个机械阀由采购员小明负责。
此零件一直由日本供应商供应,并不复杂。在天波公司的合格供应商库中,有多家国内供应商备选。但是,由于涉及密封的知识产权,而且该知识产权为日本供应商所独有,因此国产化的唯一选择就是日本供应商的国内工厂。
小明不死心,仍然要求国内供应商提交替代方案,以规避知识产权问题。不过,这些方案都被研发部一一否决了,研发工程师害怕这会给产品带来功能或质量风险。天波公司提出国产化的要求之后,该机械阀的价格必须从28元降到24元以下。日本供应商的国内工厂的首轮报价是25.5元,其他国内供应商的报价是22元(但研发工程师不予考虑)。
如果价格高于24元,小明肯定不能接受,于是小明要求日本供应商更新报价。
在此期间,日本供应商开始拐弯抹角地打听项目信息,还问会不会因为知识产权问题必须要用他们的产品。小明镇定地否认了这种说法,并通过邮件回复:“其他供应商的报价是20.5元,故不会考虑贵司。”(这里用到了谈判战术“用你的还价镇住对方”。)
双方前后沟通了近一个月。在此过程中,小明了解到,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,日本供应商的国内工厂的业务量下滑很快,所以他们迫切地想要得到这个项目。之后,可能是因为有内部人员泄密,所以日本供应商主动把价格降到了24元。
这让小明非常震惊。出于维护采购部门尊严的目的,小明拒绝将机械阀交给这家供应商做,把此事暂时搁置,忙别的事情去了。
又过了一段时间,日本供应商开始焦虑,主动提出希望以现场开标的方式速战速决。小明当然不会任由他们摆布,继续要求他们降价。
在此期间,日本供应商每天都给小明打电话,目的是打听目标价是否为24元。
小明保持坚定的决心,告知对方,之前说的20.5元就是目标价。
于是,供应商申请召开电话会议,以便商谈价格。在电话会议中,供应商并没有表态说能否再次降价。不过,两天之后,供应商回复,价格可以降到23.3元。
看到价格已经低于目标价,小明决定进入最终谈判环节,并邀请日本供应商的总经理参与最终的电话谈判。在谈判中,小明发现日本供应商总经理急切地想要拿到项目,于是提出,如果将之前已经量产的某个产品的价格再降5%,就可以立即签合同。
日本供应商总经理在电话里直接答应了。
在谈判中,采购人员绝不能让供应商知道自己是独家供应商,否则供应商将占据绝对主动。
采购人员绝不能任由供应商或“内鬼”摆布,如果暂时达不到目的就使用拖延战术。
在供应商询问目标价时,采购人员的还价要极低,同时始终保持坚定的决心,要求与供应商一方权限更大的人谈判。
当供应商迫切地想要接单,但在标的物上已无力降价时,采购人员不要忘记要求供应商对正在供应的其他产品降价,为公司争取额外的利益。
顺丰等多家快递公司拒收罗马仕充电宝
1433 阅读王卫、赖梅松等多位快递大佬入围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
939 阅读仓库通道宽度怎么计算?
973 阅读多多买菜试验自建仓,最快8月上线即时配送服务
884 阅读京东物流全国首创即时零售“秒送仓”仓配一体服务
820 阅读Temu正式进军土耳其市场 推出“一日达”配送服务
812 阅读Gartner供应链25强十年(2016~2025)演进的洞察
807 阅读守护车轮上的健康!运满满首站货车司机公益体检活动落地宿迁
752 阅读阿里最新合伙人名单出炉:精简至17人,9人退出,无新增
745 阅读亚马逊当日或次日达服务年内扩展至4000个美国小城镇
746 阅读